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Hainan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海南省唯一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院校,也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学校概况

  • 创建时间:学校于2008年在原中央美术学院海口校区基础上创建。

  • 升格时间:2018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2019年更名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办学层次:本科层次民办高等职业学校。

  • 主管部门:海南省教育厅。

  • 校训:科学、务实、厚德、创新。

  • 办学理念: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

专业设置

截至2024年9月30日,学校共开设了27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包括新增的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还有19个两年制专升本专业。专业覆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等10个主要专业领域。部分专业如下:

  •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制药工程技术、航海技术等。

  • 专科专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等。

办学特色

  • 产教融合: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以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在已公布的教育部2020年及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中,学校获批立项数连续两年为海南省第1名。

  • 专业建设:学校建成了以应用化工技术、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技术等工科为主,兼顾医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被评为海南省第五轮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航海技术、健康管理专业于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被评为海南省高职类校企合作特色专业。

  • 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于2024年1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构建“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赛创融合”“产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 人才培养: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面向海南油气、高新技术、互联网、医药、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群,以就业为导向,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

  • 专任教师:截至2024年,学校专任教师1076人,校外兼职教师425人(含行业导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35人,占专任教师的61.06%(其中博士150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53人,占专任教师的32.81%(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41人);“双师型”教师625人,占专任教师的58.09%。

  • 高层次人才: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共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157名。学校有85人成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

教学成果

  • 教学奖项:学校升本更名以来,荣获海南省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 学科竞赛: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6—2020年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学校全国竞赛年度排位分列第9名、第6名、第3名,位列海南省同类高校第一名。2021、2022年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在全国学生竞赛榜单连续两年名列民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第一名。

  • 科研成果:学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共12项。

校园设施与环境

  • 校区:学校有海口市江东校区(美兰老校区)和云龙校区(新校区),目前已有出让用地2309.54亩。

  • 校舍面积:现有校舍面积49.8万平方米(不含在建房屋5.37万平方米)。

  • 教学单位: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海事学院、城建学院、财经学院、设计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国际护理学院、临床医药学院、传媒与音乐学院、会计学院、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基础医学部等16个教学单位。

  • 实训基地:学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部级以上工作室4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个、校外实训基地220家。

学生发展

  • 就业情况:多年来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6%以上。

  • 优秀毕业生:如首届毕业生谷兵兵通过学历晋升获得留校任教资格,现已是高级技师,并创办了海南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2009级毕业生林伟欣通过学历晋升取得留校任教资格,现已是高级技师,并于2022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