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学校前身可追溯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琼台书院。1949年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是海南省第一所公办高校。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
恢复与合并:1986年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
更名与提升
办学条件
校区与设施:学校现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
学科建设:学校现有24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13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5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1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人员480人。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学校是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单位、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五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
学生培养: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专业竞赛中先后取得国家级奖励357项、省级奖励795项。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学校拥有多个科研平台,如海南省首批省级社科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生态文明与陆海统筹发展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学校在南海开发、海南生态省建设、黎族文化教育、教育扶贫、热带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海南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际交流
学校与6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夏威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德国巴特洪堡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8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还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合办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教育专业,与美国德保罗大学合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共建软件工程专业。此外,学校建有海南唯一的来琼留学生预科学院,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现有来自47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在读。
学校荣誉
2007年被评为海口市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荣获2008年度海口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荣获“CERNET建设五十周年突出贡献奖”。
2010年荣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5年评为“海口市琼山区2015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20年获批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为黎锦。
2022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